前传121 阿素夫家事
喜欢看宅斗的亲们,这一章里有宅斗的影子。欢迎点击。
文箐记得,阿素归宁那日却是在周夫人“尽七”之后。当时是祈五郎陪同,二人虽然一至周家,也均有戚色,可是仔细看二人之间的对视,言谈,都能体会到这对新婚夫妇过得不错。
陈嫂还有此些不放地把女儿拉回房里,好一阵密语,得了肯定的答复后,方才放了脸红红的阿素出来。正巧文箐碰着,便打趣道:“唉呀,新娘子回门,陈妈还有甚么要紧的话这个时候要关起门来说啊?还是又训阿素姐啊?”
这话让阿素的脸更红了,陈嫂亦有些不好意思地道:“小姐,她如今都是嫁出去的人了,既是人家的人,我哪里还敢训。”
“阿素姐,听到没,你这一出嫁,连陈妈都不敢说你了。可见是要少掏耳朵眼了啊。”
阿素一时没听明白,以她对小姐的了解,想来小姐说的不是好话,羞羞地却不好问。只有陈妈满脸好奇地问道:“我不说她了,怎的就少掏什么耳朵眼?”
文箐笑道:“陈妈,你不知你一说起阿素来,便不嫌话多的。你也晓得,话一多,耳朵容易起茧儿嘛。你如今不说了,阿素姐不就是……”
陈妈大怒道:“好啊,小姐你如今倒是敢这般欺负我了欺我看书少啊”见小姐没被吓倒,反而继续笑“陈妈识字的”,便也只好收了假怒,闷闷地道:“那是,我好歹也认得些字,比曾婶强些……”越说越觉得自己还行,有些得意。
阿素生怕这次来,同上次一样见得众人十分悲戚,却见小姐同自家娘亲还能玩笑一下,想来周夫人的离世的打击随着时日慢慢消融。
文箐拉了阿素回房,陪姨娘说话。连珠炮似地问道:“我听说新媳妇除了归宁,无事也没法回娘家,你怎的……可是有事?还是五郎他家伯母有所刁难,五郎怕你难过,便带了你归家?或者……”她其实见到阿素,便早就有一肚子猜测了,这会儿得了机会,便也不省口水。
姨娘亦是一脸疑问,只是怕自家女儿言多有失,忙制止文箐问下去,道:“你且让阿素慢慢答来。”
阿素晓得小姐如此关心自己在夫家的日子,着实感动。便把适才在阿姆房里的话再次说一遍:“小姐放心。无事。只是想家想得紧。伯母倒也好相处,只要多顺着她的意,日子倒是好过。这次便是她伯母家有事,忙得紧,我在那里反而不好。家中又要给夫人办百日祭,我回来也是正当的。”
文箐问道:“她伯母家能有甚么事,还需得你不在场?”
阿素抿了抿嘴,没有马上说。姨娘倒是在旁边道了句:“箐儿,人家的家事,咱们不得多打听,总有些不好多说的。”
阿素反而不好意思了,忙道:“姨娘不要误会了。我只是想着如何说。倒不是见外了。”
文箐催促道:“我晓得的,阿素是我姐嘛,你家的事便也是我家的事,都一家人。你且说说,这事同你没关系吧?”
阿素摇摇头道:“自是同我无干系,她家姨娘,还有同儿媳之间正闹着事呢。”
文箐点点头,见姨娘并没有任何异常,便问道:“你堂伯父有几房妾室啊?”
阿素听得小姐这般说亦吃了一惊,道:“小姐以为几房?他伯父四品官,当然也只能娶得一房姨娘啊,还是原来的通房提上来的。他家又不是王候……”
文箐想着古代当官的都三妻六妾,还以为周家是周老爷自爱,所以没娶得这般多,原来作官员娶妾室亦是有限制的,超不得一房。很不好意思之余,便接着原来的话题道:“那想来他们家的事自然是早就有了。如今只是激发罢了。只是你新婚过去住得近,又逢伯母生病,难免不去侍疾。隔上几日便请安,岂不也容易惹火烧身?”
阿素见小姐这般关切自己,便道:“正是。我也发愁此事呢。我过门后,她家儿媳便也常来往。你也晓得,在常德府是大儿媳同三儿媳,还有第二个儿子在老家管理产业的。”
文箐点头道:“我记得的。想来这老大同老三家争着要来常德府,便是想在舅姑面前争表现。”
姨娘这时插了句嘴道:“你小小年纪,懂得甚么?你阿素姐比你大得这多,岂会不明白内中关要所在?”
文箐吐了身舌头,冲阿素作了个鬼脸,意思是有些话题还真是不好在姨娘面前说。
阿素却不以为然,同小姐相处这么久,尤其这一年来,自是有事都同小姐说上一句,小姐亦对身边的一些事说得几句,两人十分投契。她早把小姐当成一个可以说私事的好姐妹。想着小姐真是不说都透,交谈起来半点没困难,便对姨娘道:“姨娘此言差矣。小姐视我为亲姐一般,我自是有事也不会隔着她,再说,多同小姐说得几句,兴许小姐便给我主意。有些话放在心里憋得久了,总得找个人说说才是。”
姨娘反而不好意思了。她想,自家女儿看来同阿素是真的感情好了。这二人倒是谈起话来不分彼此了。自己都不曾同女儿说得这些事,一直以为她小,便是她当家,也只以为是内里是陈嫂主事,外里自是陈管事作主。自从落难后,先是自己一心只关心老爷的病情,后来自己痴颠的时候,更是让女儿反过来照顾,如今夫人去了自己病亦好得七七八八,自己以为心底疼女儿紧,哪里想到过她早已长大,完全不用自己照管了。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起来。
她这番心思,文箐可是不晓得。只是想着让她多听听外面的事,参与进来,免得放她一个人去胡思乱想,犯了旧疾可就不好了。而阿素却仍是想着夫家的头疼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