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221 姐妹翻脸1(1 / 2)

正文221 姐妹翻脸1

文箐去给魏氏请安,并送上舅姆回的礼。

魏氏见是她,只黑着一张脸,半点儿没瞧那些礼物,对着文箐那些礼貌的问候话,只回了一句问话:“你家曾外祖母身子可康健些了?”

文箐一瞧她脸色,心想自己没得罪她。想来是魏氏因为嘉禾的事,于是想先发制人。可是嘉禾已被她遣走了,文箐作为晚辈,又奈何?总不能去质问她。于是越发柔声道:“蒙伯祖母挂念,曾外祖母的伤寒略好些。侄孙女儿瞧得伯祖母气色亦是好了许多,前些天离家亦是挂念不已……”

“哦,难为箐儿还能想着我,我原以为箐儿在沈家乐不思蜀呢。也有小半个月了吧?”魏氏懒得听她说这些客气话,于是话里无不流露挖苦之意。

周玫带着女儿不比自己在娘舅家住的还久么?文箐心里小小地抗议一声,面上却是诚惶诚恐地道:“是箐儿不孝,没能侍候在伯冢母身边。箐儿亦想早点儿归家侍疾,只是人小体弱,又怕给伯祖母这边添了乱……”

魏氏眼一瞟她,不再说这些有的没的,直接挑明了话题,道:“你若是来说那个那丫环的事,还是免了。不是伯祖母挑剔,那个实在不成器,如今你脚伤也好了,我替你遣了她去。下回,且挑一个好的。”

她把文箐要替嘉禾求情的话堵得死死的。“箐儿不孝,原想着让她替箐儿在伯祖母前尽尽孝道的。既是她做得不好,惹伯祖母难过了,遣了便遣了,至于丫环,也不用再选了。小姑姑让小月跟着我呢。”她说得这番违心话,自己都鄙视自己。

魏氏小小地哼了一声,道:“你不怪伯祖母替你擅作主张,遣了你的人,那便好。”她抬了一下胳膊,指了床边杌子道,“你且与我说说,在沈家的一些事,可有失矩?”

文箐只好拣一些话应付着,又说些违心话讨好她,见眼下也没人在一旁,魏氏哼哼叽叽地说难受,便也给她揉捏起来。只盼着有人快进来,好解了自己的差使。“伯祖母,崔嬷嬷身子还没爽利吗?”

“她?前些日子竟说病到了要请医生来,如今你二伯母还要给她端茶送水的,哪里能到我跟前来。”又感叹了一句,“久病床前无孝子啦。你伯父们虽好,可……”

这显然是嫌弃儿媳待她有所不周了。

文箐道:“伯父们想来是不太方便来侍疾吧。”有伯母在,哪里会好意思让伯父们来端屎端尿的?“我方才在院子里,瞧到伯母们都在想着法子给伯祖母做好吃的呢。”

魏氏又哼了一声,没再说话。文箐也不敢再开口,生怕又寻了是非。

幸好没多久,吕氏端了香椿饼子过来,可是魏氏一瞧却只得两个,极是不满意,埋怨道:“如今一病,方知人心。连个香椿饼都吃不着了。”

吕氏陪着小心道:“母亲,儿媳绝没有此意。实是椿芽是发物……”

魏氏白她一眼,道:“什么发物不发物,连个椿芽竟也成了发物?你哪里来的这个规矩?我怎的从未听说过。我想吃哪样,动不动便提这个是发物,那个亦是发物,难道竟不让我吃?”

吕氏心里发苦,只道:“儿媳家乡,都道这个是发物。兴许这南北两地的椿芽不一般。”好不容易这两天把魏氏哄好,怎么突然间又这么难侍候了。她心里难过,免不得瞧一眼文箐。

文箐在一旁听得也是惊讶,不过只是眼观鼻,鼻观心,不插嘴,免得惹祸上身。

魏氏是个肉食动物,并不象沈家老太太是茹素的,吃着饼儿,便又说十分怀念羊肉的味道了。“你既说羊肉是温补之物,明日且做这个来。”

二人侍候了魏氏吃完,徐妍眼睛红红地过来了,文箐虽好奇,也不好打听,只同她说得两句话,赶紧溜了出来。

吕氏亦出了门,小声道:“嘉禾的事,你可莫要再提及。如今且哄好了才是。”

文箐点了下头,问道:“伯祖母近日食量倒是好,想来身子也好得快些。”又关心地道了一句,“小婶婶,你也多保重身子。”

吕氏眼底里露出一丝疲惫,大嫂摔了一跤,手腕抻了筋,嘉禾力气大却又被遣了,如今只有自己与二嫂轮流侍候,实在是累得动弹不得。她冲文箐苦笑一声,道:“可惜崔婆子寒病却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……”

魏氏受伤,郭董氏便被彭氏从二房那边借过来一用。文箧平日的糕点便少了,文筹也有些失望。文箐归家,倒是将赵氏做的蜂窝包子送于他们,结果连李氏都十分喜欢,道:“唉呀,这点心,且让董氏瞧瞧,也做了出来。”

她说完,方才想到,分了家,郭董氏是要归邓氏那边的,再有几个月,便要分灶吃饭了,这些点心可吃不上了。免不得又有些后悔不该将郭董氏分给四弟妹,有心想拿程氏换。程氏上次因定旺一事,帮了李氏的忙,再次求情莫要辞了自己,李氏便也勉强答应了。

邓氏打分了家,这半个月,可活得并不扬眉吐气。因为刘氏压着。春天一来,刘氏鼻子好了一阵了,而韦大管事如今也忙着建立新的帐册,呈给刘氏看。刘氏也看出来了,周腾可是在庄子田地上占了好些便宜,尤其是文箐姐弟的那些地块。她生气却不是为文简打抱不平,而是气周腾这么做了,竟没将这份好处分给兄弟周同一份。于是让韦大管家暗里只着意查实帐目,希望能为小儿子多争些。

周腾最近忙得十分兴奋。一是家分了,自己得了大头,二是文简那一份还在自己手里捏着,三是手里有钱了,是属于自己的了,便想再寻些田地或者铺子。可是他也有发愁的事,那就是定旺他们赖在那里不搬家。这让他恼火,可偏偏不能真个儿不顾半点面子,撕破脸皮,硬赶人;就怕真赶人时,定旺又出妖蛾子。当时得了那宅子的热情便也落下来,有些后悔开始太着急了,还不如当初自己也要钱,而将宅子让给四弟,且让他头疼去。如今这些说来也是晚了,只苦着脸,寻思着这事如何解决。

李氏恶狠狠地道:“他偷咱们家财物一事,咱们告官去。反正有人证物证的,怕他?”

周腾只叹气,道:“大伯说这毕竟是族侄儿,总不能真告官,让官府逮了他去。日后自有人提及当年的事,说咱们恩将仇报……”另外也是家丑不外扬。

李氏便恨恨地道:“那不是大伯家的产业,他自是说得轻松。这要是大哥或者二哥的宅子,你说大伯母会同意?与我说甚么是家丑不可外扬,我与定旺哪是一家?给他脸面不要,我们何必顾及他脸面”

赌气归赌气,至少周叙在家,这告官一途便不能行,毕竟不能当面驳了他的面子。

文箐从魏氏屋里出来,碰上了文箮。文箮热情地邀她去自个屋里坐一坐。

李氏正与彭氏说着话,彭氏道:“董氏是弟妹家的下人,被我借来用,误了弟妹一家的吃食,嫂子在这里也向你赔个不是。”

李氏笑道:“唉呀,二嫂,你这不是要折弟妹我的寿吗?我来又不是讨要人的,实在是见这蜂窝包子好看好又吃,便寻思着让董氏学会做了,给大伯母尝个鲜,表表孝心。二嫂可莫误会我。”由她嘴里说出的话,皆是一切为了魏氏着想。

彭氏只道多谢她好意。

李氏见文箐进来,便道:“瞧,说曹操,曹操就到。带这包子回来的正主儿便来了。箐儿,我说这包子的名也太俗了,可有个好听一点儿的?”

文箐见大家一团和气,便也乐得陪着笑脸,道:“婶婶,你又要让我出丑了。这起名的事儿,要轮也轮不上我啊。我起的名,只怕还不如这个呢。”

李氏今日心情略好些,在彭氏面前也乐意表现得对侄女十分亲厚,于是笑道:“那你说,这名字该轮到谁起啊?”

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