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243 试探(量大,2章)(1 / 2)

正文243 试探(量大,2章)

本章为两章合并,前一章为“试探”。

文箐听文简道:“姐,黑子哥哭了……”说此话时,他小脸上也流露出十分伤心难过的表情。

文箐不解,问弟弟道:“哦,是么?为甚么呢?”在她看来,孙豪这人大大咧咧,世上能有事让他痛哭,而且是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哭泣,实在难以想象。

文简点了点头,道:“黑子哥不说。”他送了信后,陪了会儿黑子哥,可半天不见他说话,便怏怏地出门,结果就听到孙豪哭了。姐姐说,别人哭的时候莫劝,越劝会越伤心,于是他就回来,想问姐姐为何黑子哥哥如此。

文箐不是孙豪肚里蛔虫,她哪里能与弟弟说清为何孙豪会痛哭。在她看来,自己与孙豪是患难之交,落难之时你帮我助,这种感情相当纯粹,所以自己也十分珍惜,对他除了身份以及与姨娘一起杀了周成这两件事有所隐瞒以外,其他的自是半点无遮掩地将自己的性情与为人都展现在孙豪面前。换句话来说,如果论及友情,这是文箐穿越过来后,第一个,也是唯一一个真情实意的朋友,她在孙豪面前为人处事没有半点作戏,哪怕是曾经对阿素,都还不敢在她面前如实地作为。所以,孙豪这个人,对于她来说,亦是一份特殊的存在。

她想着自己写那封信,或许在旁人看来,有点太过了,管得太宽,说得太直太真,可是,她亦是真心希望孙豪未来能有个好归宿。身在孙家,那个张横世家里,她不希望孙豪再次****下去,沦为纨绔子弟。

文简因为难过,意兴阑珊,下了学,奉姐姐之命,陪在沈颛屋里,却是打不起精神来。

姜氏怜他小小年纪,识了愁滋味,于是拿话逗他开心。文简虽知大舅姆是个好人,姐姐说大舅姆是关心自己的,可是有些话也不能尽说,他现下因说错话挨过训,一时也拿不准心里的什么话才能与舅姆说,于是没精打采地说几句,便陪在大表哥床边,落寞的想自己的小心事。

而沈颛这人并不会逗小孩,对着文简这愁容,无从讨好,偏表情上又是极希望能得到文简的认可。他以为文简是因为自己受伤了,在自责,便对文简道:“我头不痛了。”

文简听了,眼前一亮,没了愧色,道:“那太好了。要不然,姐姐一定要训我的。都是我……”他虽认错,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,要不是大表哥费劲拉自己,兴许也不会摔伤,可大表哥摔伤了,大家都说是自己的缘故。事实上,大表哥现在的伤就算好了,这份解脱感,仍冲淡不了因黑子哥一走不回的离别感。

相对于孙豪来说,或许孙豪是个大开大豁的一人,是开门见山的一副画,而沈颛,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,十分注重小节与情操的一个人。他不求人如何,却是对己甚严,行为必端规端矩,反复省视自身。

文简那日在茶楼对孙豪说:“太好了你要娶我姐姐吗?”这话终归是因沈撰气不过,说与沈颛听了。沈颛虽不多言,却很敏感。文箐只有文简这一个弟弟,文简如此喜欢孙豪,那么……

有些事,他年小,想得不多,可有些事,明摆着在那,不用深思也会明白些。

姜氏就更明白了,对于这个小外甥一时不察语出无状,周家人说这是他年小无知,可姜氏多多少少还是觉得受了伤,在她看来,这是文简说漏了嘴。孙豪来探望儿子,她在一旁认真打量,尤其是文箐也过来后,窥其蛛丝蚂迹。文箐与孙豪之间说的话不多,可是孙豪在与文箐说话时,却是半点儿无拘束,而文箐对着孙豪笑时,眼睛能直视过去,格外的明亮。而文箐对着自家儿子沈颛时,说话时却没有在孙豪面前那份自在。当然,这一切可以归究于因文箐与沈颛有婚约,故而便有了羞涩与拘谨,也勉强说得过去。可是,对于孙豪与文箐这几个月的同路而行,姜氏终究是再难放开怀了。

文箐此时还蒙在鼓里,她认为自己已经尽力按古代礼教在行事了,尤其是孙豪来探望沈颛,她本意不想如此,故而更是在姜氏面前不要流露出对孙豪的那份亲近。孙豪一走,她松了口气,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这样别扭,不过是朋友之间来往罢了,偏偏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环境中,便有如作贼一般。

“箐儿,如今你不作男儿装扮,同孙家少爷相处,可是有些为难?”姜氏如是问。

文箐带着一点平淡至极的笑,道:“是有些为难。不过我与他之间,本就是萍水相逢,虽历了些患难,一场朋友,兴许少不得场面上的往来,但是,如今既归了家,自是省得男女多有不便,不会再如先时一般相处的。”

姜氏见她有自知之明,倒是不好指责她了,反笑道:“大舅姆说这些,自不是疑你。他于你姐弟有恩情,咱们焉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。该往来,自是需得往来。如今你表哥在这养伤,你又晓得些医理,舅姆便将他拜托于你了。”

她说得直白,出乎文箐意料,忙答:“照顾大表哥,本来就是箐儿该做的。舅姆无需这般客气。何况,还是因为文简淘气不听话,连累了大表哥如此,外甥女本是惶恐。”

姜氏得知儿子伤得不轻,也没追究文简的责任,半点儿没说文箐姐弟如何,虽疼儿子,可大面上却作不在意。这姐弟二人,在长辈眼里,本来就十分可怜了,就算行错事,说错话,亦是打不得,骂不得。姜氏更是深谙其理。当日她嘱咐了儿子好些话,便返家去了。

文筜却是十分殷勤地跑沈颛屋里,见沈颛在打谱,于是便闹着要学,沈颛耐性很好,不管是前一句才告诉她落子不当,接下来她马上又犯,也仍是好言好语地再次提醒,这让文筜觉得这个颛表哥非常好。回屋,她十分羡慕地同姆妈李氏道:“唉,四姐命真好。颛表哥多好啊,文简还想让孙豪来做姐夫……”

李氏骂她说话不知羞,更不许她胡言乱语,生怕家中再传出丑闻来。可文筜这话也落在她心里,训斥道:“你也是女儿家,成日里去他屋里作甚?你再去,仔细我打断你的腿”

有些事,不得不防。她此言一出,便让雨涵跟紧了小姐,莫再让她单独去见沈颛。心中只盼这沈颛快点复原,好打发了去。

文简那一言,文筵也知,他现在情愫已开,也渐懂人事,将孙豪待文箐的情意瞧在眼里,虽说那之前孙豪或许是把文箐真当庆弟,当兄弟朋友论,可这种友情也太深了,着实难安。于是几经思索,便将文简那句话说与了雷氏听。

雷氏一听,立时心里一惊。邓氏说文箐的一些风言风语,她有所耳闻,不过她认为那是邓氏因徐姨娘而迁怒于这对姐弟,此时听儿子这话,方才晓得是“无风不起浪”。对于亲事,因为徐家闹出的那点子肮脏龊龄之事,给她恶心到现在但凡诸如此类事体,一概便十分反感。眼见要上京了,对于这个侄女照顾不到了,便亲自到文箐屋里,提及孙豪,试探文箐。

文箐虽不明其故,可但凡涉以前归家的事,都以淡淡的语气简略答之。她心中有隐密,连自己早就不是本尊了,而且还杀过周成,害章三淹死,那些以前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发生了,连她自个都觉是恶梦,偏生说不得。许多事终究是要设防,睡卧尚不宁,焉能在清醒时,将所有的事全交付于人?

雷氏察看不出别的隐情来,又想终归文箐还小着呢,哪会想到那些事,思来想去,认为文箐与孙豪之间要有什么情愫,应该是庸人自扰。于是,暗里安慰自己:多心了。对于邓氏在背后说的一些话,她也动气,却不能与文箐当面说出来。只恨邓氏可恼。最终,仍免不得提醒,道了句:“你同孙家少爷交好,这本是好事一桩,或你真是男子的话。只是,如今既归了家,你又是女儿身,同沈家有婚约,终究与孙家亲厚不得。”

文箐点点头,道:“多谢大伯母提醒,箐儿谨遵本分,对孙家自是无他想。”

鲁氏该嘱咐的都嘱咐了,该提醒的也提醒了,自认做了一个伯母力所能及之事。她叹口气,道:“你是不晓得,孙家前儿个再来,也晓得你小姑姑的名声差点儿被孙豪给毁了,于是……”她看一眼文箐,没往下说。

文箐听到这里,讶道:“大伯母,您是说,孙家要娶小姑姑?是孙豪?”紧接着,她想到孙豪这人要真是做为一个男人来说,或许也不错。一路上,孙豪要她娶自己堂妹,自己说不能三妻四妾,对配偶就该专一才是。孙豪那时道:“若是我来日娶得女子有庆弟这一半本事,我也会死心踏地,再不娶劳什子小妾。”当时她心中暗笑,黑子失忆,又面临苦难,自己是趁人之危,就尽情地在改造他这张白纸。浑不知,患难之中确实容易动真性情,而孙豪当时十足感激文箐,说此话时想的却是文简口中的姐姐,那个敢说敢做敢当未曾昧面的一个影子。

“这是好事啊。”她感叹道。

雷氏一撇嘴,不满地道:“甚么好事?你以为孙家提的什么好事,他们家想让你小姑姑去作妾呢害得你伯祖父动气。”她认为孙家是给三分颜色,就开了染房。如今孙家起复了,虽是感激周家,可又摆出一副盛气凌人之态来了,着实让人难受。

文箐张大了嘴,这主意肯定不是孙豪出的,那便是其父孙振之言了。“他家既瞧不上咱们,作甚还这般埋汰人?”文箐气愤地说。

雷氏在侄女面前方才露出了些怒意,此时收敛了,道:“他家倒是好借口,说甚么因为孙豪早与旁人结了亲,悔不得。若不然,自是要娶你小姑为正室。既是悔不得,还说这些有的无的,岂不是伤人?你瞧,武人便是莽夫,行事说话是半点儿不顾忌妥不妥的。你与孙豪便是再论朋友,也需得想想孙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才是。”

这话有些重了。但是实话。文箐也明白,很多时候,一个人本来是极好的,偏有一个令人十分厌恶的家庭,让他人在感情上舍不得,又不得不抛弃。

孙家这个提议,周叙没有当面发火,却是冷淡仍以家中守制为由,拒了。孙振提完后,也晓得自己言出不适,事后带了儿子,赶紧地回了凤阳。

友情付了出去,他也珍惜,偏偏是其中夹杂一些谁也不希望发生的事,然后,这段友情,不得不埋下去。她联想到雷氏的提醒,暗叹孙豪是个麻烦,而且是自己这一世中最大的一个麻烦,想甩,甩不掉。

雷氏临走时交待:“这事我也只说与你听。你婶子们都不晓得,你小姑那边,更是未曾提及,你可万勿要与她言说。”

文箐点头答允。周珑这些日子十分低沉,听小月道,饭食有时都不曾下咽,一反前两月出风头的意气风发状,让文箐也跟着提心吊胆儿。

方氏却着急那宅子快点修完,面对邓氏有时的挑衅,躲也不是办法,远离这些人,到得乡下去避一避,或许是好事。

文箐安慰道:“莫急。只待伯祖母一上京,咱们那宅子该怎么修,便立时修。再说,现下虽未动工,可周大管家已按尺寸请了木匠,正忙着雕刻门窗呢。”

盖房子不是三两天功夫就能办到的,周德全想着这是小少爷的宅子,便非要将门窗雕花镂空,要依文箐在常德庄子来说,就是平板门,几个简单窗棂子花样装饰一下就凑合了,周德全大提反对意见。面对他的热情,文箐只能替弟弟心领了。

这一切,自是瞒着周家其他人进行的。魏氏反对眼前起屋,周叙也不支持,他认为文箐姐弟一旦真分宅而居,这个家便是散了。而李氏那边知文箐要建屋,仅是五千贯钞那是远远不足的,可是一旦同意她动工,那欠下来的工钱料钱终归自己得掏钱出来,她心里可不乐意,便也积极地反对,劝文箐眼下不要动工。

而盖房子一事,也只有姜氏十分支持。如此一来,文箐姐弟离自家更近了,而且来往也十分方便了。可她一时也拿不出银钱来,沈家外面还有若干欠债呢。

2、学作画学相处

周叙与魏氏带了大儿子小儿子他们,于四月十八日,同周赵氏他们一起,返京了。文筵仍如当初所言,留在了苏州,以应考试。

可以说,魏氏一走,李氏邓氏她们二人皆感到头上大山移除,大舒一口气。

嘉禾有了雷氏先前之语,果然魏氏病好便嫌其貌,没带到北京去,文箐姐弟也终于有专人服侍了。她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,悉心照顾起沈颛来,又因姜氏与雷氏之语,不得不慎重地考虑未来婚姻之事,故而对着沈颛,总是用某种考究的眼光看待。

文箐因为文简那句话,被长辈们训斥,被姜氏试探,心里窝火,轧神仙出事那日说了文简几句,此时想起来,还是得与文简说说,口风一定要守紧了,以前路上的事莫再多与其他人说。

文简很疑惑,他对于姐姐为何要嫁大表哥不解,明明姐姐与黑子哥更玩得来,他也更喜欢孩子哥在自己身边。他问道:“姐姐,你为何要嫁表哥呢?”

文箐无语,婚姻之事是周夫人早先定下来的,但凡她能作主,谁想小时候背个娃娃亲?至少她不想。“母亲定下来的,姐姐违不得母命。那姐姐问你,你又为何不喜表哥呢?”

文简为难地道:“表哥不好玩。”究其原因,为何不好玩,除了是因为沈颛不太会逗小孩以外,更是因为当初文简想与沈颛打交道,拿了个文箐给做的华容道玩具与沈颛玩,结果沈颛反应快,仅是一见之下,立时便完成了。

惊得文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觉得表哥太厉害了,自己要想许久的事,却难不倒他。想当初,自己可是逗了黑子哥许久,才告诉他秘诀的,这让他有非常大的成就感。

文箐听完,要替沈颛哭笑不得,高智商的人吓坏了文简,所以文简认为这样的表哥不可亲,不好玩。

沈颛言拙,这种人,其实是内秀得很,也敏感得很,可是有时真是一根筋,想事不会转弯儿,每做一事,则非常专注与投入。而文简那日的一句问话,给沈颛带来了很深的影响,当时谁也没察觉,连他本人也没有察觉到,他只是为自己在表妹面前总是放不开而烦恼,不能做到孙豪那般任性而为。文简喜欢这样的人做姐夫,可他这十来年养成的恬淡的性子,凡事以家人为重,半点儿洒脱不起来。

孙豪说文箐喜欢下棋,其实也是误会。文箐略会下围棋,却也只是花把式,就如下象棋一般,仅懂得“马走日象飞田”等一些概念,在孙豪那个“白丁”面前自是显得高深。可要在沈颛面前显摆,那纯粹是现丑。不同的人,境界不一般,评价也自是不同。沈颛发现文箐的围棋下得还不如堂弟沈周呢,怎么会让孙豪那般赞誉?是孙豪言过其实,还是文箐故意为之?他很苦恼。

一旦在意一个人时,便时时关注其人一言一行,明明是简单的一事,却偏偏要去钻研其有何深刻内涵,于是作茧自缚。可以说,本没开窍的沈颛,从那时起,开始自寻烦恼了,偏偏他是个只在心里想事,面上却半点儿不曾流露出来的,否则文箐定会与他解释这些原委。

文箐陪着沈颛下棋,下得难过,因为老输。沈颛这人不会“放水”,常常没一盏茶的功夫,就让文箐一败涂地。任一个人心绪再好,在每次都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情况下,以极其惨淡的败局告终之后,也难以坚持屡败还屡战,否则只能说是受虐狂。而文箐此时对沈颛,不是狂热的恋爱,她也做不到如此,下得便有些兴味索然,同文筜那种对沈颛五体投地的佩服感完全相反。沈颛也下得没有成就感,可他乐意与围棋打交道,并且信以为真,以为文箐十分钟受围棋。可怜的是,文箐根本不知道孙豪那日对沈颛说的那句话,否则一定会想法子澄清。

如此,两人相处似乎很别扭,可是沈颛不会开口说心事,却十分希望能让文箐留下来陪自己。

最后还是文简缠着沈周学画画,这才解了二人的困局。文简现下正在练字,很是苦恼,因为一个字,先生要求写上千八百遍,而沈家兄弟写得十分漂亮的一的字,这令文简十分羡慕,有心求问。问着问着,便说到了沈家的长处,作画方面来了。

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