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251 柳暗花明1(1 / 2)

正文251 柳暗花明1

华嫣说这话时,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,沈吴氏听了,心痛不已,骂道:“难道姆妈养你这般大,是为了要卖你?早知这般,我还不如不生下你”

华嫣落泪,就算自己说错话了,可是,她是真的着急啊。讨债的人,不是来一次两次了,可是时间拖得越久,债还不上,这些人也说话格外难听了。拿自己抵债,这些要债里的人也提及,她虽气愤,可是,万不得已,真有可能走上这么一条路。

杨婆子一边打自己嘴,一边道:“奶奶,大小姐,都是婆子这张嘴,没说清楚,让奶奶误会了。大小姐,我又不是牙婆,哪做那等子下溅之事呢?”她自认自己还是有品性的,贩卖人口,又或者象****拉客一般的事没做过。

沈吴氏见她说话十分正经,便也收了怒气,道:“到底甚么好事儿?可莫打嫣儿主意,我自好生听着。”

杨婆子忙道:“奶奶,还记得年头有个商人,一下子订了这上万贯香玉膏的么?”

沈吴氏点了一下头,道:“是他?这同我家有何干系?”

杨婆子巴掌一击,道:“关系大了。这商人也姓吴,我呢,是昨日正巧撞见他,他提及了这膏药,我便试着问他香玉膏在北京卖如何。显然是赚了不少,他也有心今年冬多买。我便与她是奶奶家的困难……”

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,沈吴氏见她在外人面前说自家事,心生不悦,可是既便她不说,早晚也会传开来,便忍着没怨杨婆子。细听后,才知杨婆子花了很大功夫,在他面前费尽了三寸之舌,让那商人提前出一笔钱,今冬把货补齐便是了。

沈吴氏听完,心内澎湃不已,道:“他竟是同意了?可我家还有这多外债,他就不怕……”

杨婆子邀功道:“那也是看是谁在他跟前说。至少,我杨氏能说动他。奶奶,你说这是不是个好事儿?”

文箐听了吴婶说杨婆子过来了,说是有好事儿,此时也赶了过来,正好听到这句话,道:“哟,婆婆来了,是给咱们带来甚么好信了?”

杨婆子又十分得意地说了一遍,文箐听完,道:“这事真是有劳婆婆了。可是,这吴姓商人,咱们毕竟不太了解。”

杨婆子说那吴员外极讲信用,想来不会是骗自己。“毕竟,这都六月份了,不过是让他提前三四个月付钱罢了。他先给钱,便先拿化,咱们香玉膏如今可是有人抢着要的。”

沈吴氏一听,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?她虽然感激杨婆子这份情义,可仍有些不同意。“他到底订了多少?”

杨婆子十分快地回道:“他道可以订一万到一万五千贯钞的货。”

确实不少了。文箐不得不佩服杨婆子真会作买卖,这是个销售精英。“婆婆真正是好本事。”

杨婆子听了这句话,见表小姐真个是夸自己,高兴了一下,又降低了音量,心虚地看一眼文箐,方道:“可是,价钱自是没有以前的高了,砂本一盒五十文,我给他是四十二文。奶奶与小姐们莫怪,实是当时我着急让他拿定主意,才没征得奶奶同意……”

沈吴氏没有责怪她,道:“我晓得,你这是真心为我好,替我着急。不怪你。”

华嫣很高兴,不是卖身,而是卖药膏,便道:“若是都象吴员外这般好说话,多来几个,岂不就是十万贯便定了。那价钱再少些,只要他四十文,你看他能不能拿足两万贯钞?我们现下急着要现钱,要的越多越好。”

杨婆子却是有些为难地道:“大小姐,这可使不得。价钱可不能这般降下去。若是降得不值钱了,只怕就卖不出去了……”她十分老道。这价钱要是太贱,她单要独斗在宅子里卖,也卖不起价钱来。她毕竟量小,就看价高,才赚得多。

文箐在一旁听着,却一直没吭声。直到听得杨婆子问自己:“表小姐,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文箐有些茫然,忙道:“对不住,我方才走神了。这事儿,要是想卖得多,我有个主意。婆婆你不妨再走一趟。你去与吴员外讲,这药膏我卖他方子,不管他在北方卖多少,只黄河以北的地头我们绝不插手,他自己制来自己卖。且看他意下如何,能出多高的价钱?”

她这一说,不仅是杨婆子呆了一呆,沈吴氏与华嫣俱是有些傻眼了,华嫣结巴地道:“表,表妹,这,这成吗?”

文箐一挑眉,道:“有何不可?咱们现下急着筹钱,铺子都能卖,大舅藏画都能舍,咱们不过是一个方子而已。”

杨婆子先还是吃惊于文箐一下子拿这么大主意,要是方子卖给吴员外,对沈家来说,自然是好事,可是……可是,自己就不能从中抽取佣金了。

文箐却又适时地递上一句道:“婆婆,你自管去。分成还是从总价中给你提取。你卖得越高越好。”

这话太明白了。杨婆子一喜,忙道:“表小姐,这主意十分高明。奶奶,你瞧,要不婆子现下便走一趟来?”

沈吴氏心想,方子本得文箐的,她好心拿出来教会吴婶与铃铛,给华嫣挣嫁妆钱,如今,就算她想收回去,不让自己卖,自己都没什么怨言,更何况是文箐 是为了替自己还债“可是,可是方子这一传出去,这药膏,会不会?”

文箐听出她的顾虑来,道:“吴员外自个儿要赚钱,他肯定也不会传开来。再说,北地咱们也卖不到。不过是以后少了他一家来订货罢了。却是一次收了钱,做一次买卖。”

杨婆子见沈吴氏也许可了,还有犹豫,问道:“奶奶,两位小姐,那这价钱我如何与他说?”

沈吴氏与华嫣也搞不清到底要卖多少,齐齐瞧向文箐。文箐却盯着杨婆子道:“婆婆,这个你最清楚不过了。”

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