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279 细节决定成败2(1 / 2)

正文279 细节决定成败2

养鸭的人,最后终是确定是杜家哥俩。周德全说另一家人果然不地道,听其邻居说曾将文箐名下的鸭苗送于他家亲戚,鸭子数目也不确切,想来是卖得的小钱也私吞了。

文箐对于这种行为十分反感,只让周德全给那家人一点子钱打发了,然后田地也不佃于那户人了,全转到杜家哥俩处。

关于养鸭,文箐也提了好些要求,比如:养鸭要另外多建几处棚,分隔开来饲养,现下的棚太少了。

杜四秀有些为难,周德全那边却开口替他解决了问题:“我家小姐说,这棚子的木头,瓦片,我们这厢备有,至于砖嘛,旧院墙拆下来余得好些,你只需运了过去。”

文箐要求的是架空的棚架结构,这些她都交于周德全去办。只着意吩咐杜家两兄弟勤打扫,那些鸭粪每过一月比运到宅子周家的田地去,每年秋末冬初水落之季,养鸭的那片水田的泥都挖一次,运至周家田里。

杜家兄弟以为提旁的要求,没想到只是这几项,立时应允了下来。

后来经验告诉文箐:杜家那些鸭粪堆在那里,也不是没用的,人家是为了养地龙,鸭十分喜此物。而公鸭与母鸭一起养,到繁殖季节,影响母鸭下蛋数。如果不是要出种,还是分开养更妥当。

真正是隔行如隔山。初始她自以为可以信手指点他人,只有真正面对,才知处处细节皆是知识。

如果说,先前文箐做香玉膏赚钱,那算是误打误撞。如今,待寻个营生好好经营,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。

建宅子砌围墙,将她与周德全手头上的现钱花得七七八八,留下来约有几千贯钞,也不过是保障日常生活,要是再花光了,那真的只能向李氏开口乞要了。这点,文箐认为现下她做不到。

可是,人生,不搏一回,难免就少了那么点成就感,一辈子碌碌无为。显然文箐是不甘于做这样的人。她既有点儿赌性,又有些理性,而事业,有时就需要赌一把。

在做羽绒衣这件事上,文箐是豁出去了。不论如何,她直觉地认为,这个比茶油买卖赚得大。茶油价格不由己,而羽绒衣,当属奢侈品了。杨婆子专程来过一回苏州感谢文箐的赏识,如今她在沈吴氏手下混得越发如鱼得水。

陈妈初时以为小姐只是为自己做一件,后来才晓得小姐要以此为营生,担心卖不出去。

文箐问杨婆子道:“若是一床被子比现在的蚕丝被更暖和,只是价格更高些,你可卖得掉?”

杨婆子大包大揽地道:“要有这等被子,表小姐您只管拿来,婆子我这张嘴,只能让人往外掏钱的,绝没有让小姐亏卖的道理。”然后又说起了,从周家三爷手上拿的几床蚕丝被,都被她高价卖了出去。

文箐就当这是一个市场调研了,听得这话,心里似是吃了定心丸,决计要将羽绒衣生意做到底。只是,自家的鸭,现下宰不得,那就意味着,要到处收购鸭毛鹅毛了。

周德全出主意道:“小姐,这鸭毛一事,我到湖边人家去瞧瞧。”

事实上,收鸭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能收到的也是良莠不齐。最让文箐意外的是:收来的鸭毛有异味。原因是宰鸭去毛时未洗净,沾染了臭屎味、鸭骚味儿。

这,要穿在身上,如何受得了?

至于给鸭毛去味的问题,文箐当时一听就发愁了,前世洗衣都是干洗店代劳,到这里后才自己洗得几个衣衫,可如何去味儿,那真正是一筹莫展了。

陈妈倒是有耐心,与关氏合力,将皂角水倒入温水,将鸭毛又是泡又是揉搓,几番折腾下来,味儿倒是除了。

但是,文箐作为一个几百年后的人,洁癖发作,她关心的是——

有否细菌没有?这动物身上的的皮毛,会不会让人过敏?

解决一个问题,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。如此琐碎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干扰着文箐。关于消母问题,最后她也是没辙,唯一能想出来的法子就是高温灭菌法,将鸭绒洗净,上屉蒸透,再晾干。

这真正是瞎打误撞,后世也是这么做的。

事儿说起来就是短短一句话,可是做起来,尤其是制做竹制工具,是项费力费脑费时的活计。等到这一系列全完成时,已到了夏末。

大多人一眼看过去,立时便喜欢纯白的鸭绒,可绿头鸭,却是亚麻色的绒毛,甚至灰中带点褐色。连文箐都不由得感叹一句:“这要是养的全是白色的鸭就好了。”当然,鸭棚里的鸭已经是不可有变色了。

加入书签